維修諮詢熱線
0085223881108
營業時間
每日10:00-22:00
積家(Jaeger-LeCoultre,)為一家位於瑞士勒桑捷(Le Sentier)的奢侈鐘錶製造商。積家於十九世紀上半葉成立,迄今已擁有數百項發明和上千款自製機芯,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小的機芯、最複雜的腕錶以及近乎恆動的時計。時至今日,積家已推出八款獨特的時計系列,並在不同領域結成多方合作關係,例如海洋保護、賽車運動與馬球馬術賽事等。積家自2000年起開始成為瑞士奢侈品集團歷峰集團(Richemont)旗下的全資子公司。
1833年,安東尼•勒考特(Antoine LeCoultre,1803-1881)發明出一種能從鋼片車削出鐘錶齒輪的機具,並隨即在勒桑捷成立一家小型製錶工坊,集合所有鐘錶技術來打造各種高品質鐘錶。1844年,安東尼發明出世界上最精準的測量儀器──微米儀。1847年,又研製出「無匙上鏈」系統,對鐘錶進行上鏈與調校[(參見1.4.2章節)]。1851年,安東尼因在計時精準和機械化上的貢獻,在首屆倫敦世界博覽會上獲得金獎。
1866年,各種製錶技術散落於數百家小工坊。就在這一年,安東尼與其子艾利•勒考特(Elie LeCoultre,1842-1917)共同創辦了汝山谷第一家綜合型製錶廠——LeCoultre & Cie.錶廠,將所有制表工藝彙聚到統一廠房之中。隨著錶廠的成立,1870年,首枚以半機械化工序製作的複雜機芯得以問世。
同年,錶廠員工人數已達500名,被譽為「汝山谷大工坊」(Grande Maison of the Vallée de Joux)。至1900年,錶廠一共推出350多枚各式機芯,其中包括128枚計時機芯和99枚問表機芯。從1902年開始,LeCoultre & Cie.錶廠連續三十年為日內瓦百達翡麗錶廠(Patek Philippe of Geneva)供應大部分半成品機芯。
1903年,來自巴黎的法國海軍專屬製錶師艾德蒙•耶格(Edmond Jaeger)帶著他所創製的超薄機芯,前往瑞士尋找廠家開發並製作[4]。
當時,LeCoultre & Cie.錶廠由安東尼之孫雅克-大衛•勒考特(Jacques-David LeCoultre)負責。雅克接過這一挑戰,超薄系列懷錶從此誕生,其中便有1907年推出的搭載勒考特145型機芯的世界最纖薄的懷錶.同年,耶格客戶法國珠寶商卡地亞(Cartier)與巴黎製錶商簽訂合同,規定在十五年內耶格的所有機芯僅能供卡地亞獨家使用。而這些機芯便是在勒考特的錶廠生產。
得益於耶格與勒考特的合作,公司於1937年正式命名為積家(Jaeger-LeCoultre)。然而,從1932年到約1985年間,銷往北美的鐘錶皆採用勒考特之名,其後才在全世界統一使用積家品牌標誌。根據工廠記錄,最後一枚用於「美國勒考特(American LeCoultre)」鐘錶的機芯於1976年從勒桑捷發出。
一些收藏家和被誤導的經銷商錯誤地宣稱,「美國勒考特」與瑞士積家毫無關係。這一謠傳源於1950年代,當時勒考特的北美經銷商為Longines-Wittnauer集團,該集團同時也是江詩丹頓(Vacheron Constantin)時計經銷商。因此,收藏家們混淆了這些錶廠的銷售管道。據積家愛好者Zaf Basha所言,神秘的「Galaxy」系列高級錶盤鑲鑽腕錶,為江詩丹頓與勒考特針對美國市場合作推出的錶款。其正面刻有“勒考特”字樣,而錶殼上則刻上「江詩丹頓——勒考特」印記。勒考特商標於1985年到期,隨後由積家商標取而代之[7]。